冬病夏治时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,它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利用夏季气温高,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,通过外用药物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去除宿疾。我院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,以三伏灸、三伏贴、三伏药泥熨的治疗方式,扶正固本、平衡阴阳,增强人体抵抗力,主治风湿类、妇科类、呼吸类、消化类及亚健康状态等慢性疾病。 有多种慢性病的病因为寒和湿,冬季人体阳气最弱,冬天治寒病,就好比雨天晾衣服,很难晒干;盛夏之时,外解暑热骄阳,体内的寒湿之邪,最易被祛除。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,等到冬日,外寒复来,又会出现内外交困,疾病复发。 “冬病夏治”常用方法有,穴位贴敷、艾灸、刮痧、割治、拔火罐、内服中药;我院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,以“三伏灸”、“三伏贴”、“三伏药泥熨”的治疗方式,扶正固本、平衡阴阳,增强人体抵抗力,主治风湿类、妇科类、呼吸类、消化类及亚健康状态等慢性疾病。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,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,以“冬病夏治”为原理,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(“三伏天”)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。1、肺系疾病: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(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、慢性咳嗽、慢性鼻炎(过敏性鼻炎)、慢性咽炎、反复感冒2、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、胃酸、胃痛等,胃肠功能紊乱,慢性腹泻。4、糖尿病患者、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病情不稳定者;6 、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,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;1、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,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,影响药物吸收;也不要运动,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,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拂。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,但不要搓背,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。2、慎用辛燥食品,以防伤阴。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。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。
3、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;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、灼热、疼痛感觉时,应立即取下药膏,清除局部残余药物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。若皮肤出现红肿、小水泡等属于正常反应,如皮肤破溃或水肿较大,请在医生指导下处理。